2012年3月27日 星期二

日治時期的臺北市明治國民學校 -- 雙蓮國小七十周年校慶 校史補遺

2012年3月31日,我的小學母校 ─ 台北市大同區雙蓮國小要慶祝創校七十周年的校慶。
在母校網頁上,關於日治時期的校史記載如下:

310404  創立明治公學校 借用大橋國學校校舍設校開辦
320223  校舍遷移太平國民學校 四月一日派涉江和三繼任第一任校長
320925  校舍建築完竣 遷回本校址 大同區寧夏路9115
340215  臺灣光復 市教育局派員接收 命李天賜先生接任校長
(摘自双蓮網頁 2011.11.10)

      前一陣子,因為搜尋先祖父日治時期就讀臺北師範學校,及隨後於公學校服務的紀錄,在查閱日治時期職員錄、政府公報時,也收集到母校前身臺北市明治國民學校的相關資料。適逢母校慶祝建校七十周年紀念,利用搜尋到的資料,將僅有三年七個月的日治時期校史稍做補充。

      昭和17(民國31)331北州告示第103(昭和1741臺北州報第1884號刊出,圖1),公告臺北市明治國民學校於昭和1741成立。在臺北市報上也有類似的告示(臺北市報第799號,昭和1743,臺北市告示第34號,圖2),其中更直接載明使用大橋國民學校校舍。學校校址在臺北市蓬萊町289番地(即錦西街51號現址)。日治初期的小學,分為日人就讀的小學校,與臺灣人就讀的公學校兩個系統,到昭和16(民國30)41,一律改稱為國民學校。建校當時,已經沒有公學校的稱呼。

1
2


       日治時期的校長,根據臺灣總督府職員錄,和臺北州報上的辭令(人事命令),共有三任。首任小林正一校長,及第二任渡邊正校長,皆為大橋國民學校長兼明治國民學校長。小林校長兼任校長(3A)後四個多月便辭職(或退休?),昭和17824繼任大橋校長的渡邊正校長繼續兼任明治校長(3B)。第三任澁江和三郎校長,原為臺北州郡視學(郡督學),昭和18(民國32)331調任明治國民學校長(臺北州報號外,昭和18512,圖4),是第一位專任的校長,也是日治時期最後一任校長。

3A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3B (明治國民學校誤植為昭和國民學校)
4

 
在昭和17111和昭和19(民國33)11灣總督府職員錄當中,可以找到當時學校教職員名錄(5、圖6),創校當年共有三學級(),一年多以後,擴充為七學級()

 5: 昭和17111臺灣總督府職員錄 (校址為大橋國民學校校址)


 
6: 昭和1911臺灣總督府職員錄


       日治時期的校舍,似乎沒見過相片記錄。不過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,前幾年由美軍解密的二次大戰資料中,複製了大量在臺灣上空拍攝的航空照片,其中臺北地區的航照相當多,在航照中可以看到二次大戰末期的母校校園。(7、圖8) 當時校舍為三排木造校舍,學校周圍皆為農田,現在承德路及成淵高中的位置,有一個大池塘。

 
7  1945-03-13 美軍航照 (註一)
A.明治國民學校(双蓮國小)  B.臺北北警察署(大同分局)  C.私立靜修高等女學校(靜修女中)  
D.蓬萊國民學校(蓬萊國小)  E.蓬萊町天主堂(民生西路天主堂)  F.大橋國民學校(大橋國小)   G.太平國民學校(太平國小)   H.永樂國民學校(永樂國小)  I.臺北橋

 
8  1945-06-17 美軍航照 (註一)
臺北大空襲後拍攝的航照。
A.母校校園及周圍農田有好幾個炸彈炸出來的彈坑,但校舍並未受損。
B.蓬萊町天主堂則被炸彈直接命中全毀,傷亡慘重。戰後重建,於民國50年落成,即現在的民生西路臺北總教區主教座堂
註一:美軍航照 原件典藏單位:美國國家檔案館;資料數位化單位: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地圖與遙測影像數位典藏計畫。

        戰後國民政府接收以後,日治時期各級學校陸續更名,母校首任校長李天賜校長的派令中,當時的校名為台北市建成區双蓮國民學校(9 A B : 民國3614,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派令及任免請示單)。隨著行政區劃的調整,後來才改為台北市大同區双蓮國民學校。
 
9 A 任免人員通知書 (民國3614) 國史館台灣文獻館掃描檔

 
9 B任免人員請示單 (民國351224) 國史館台灣文獻館掃描檔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